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,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。伴随气候变暖,冻土在不断退化。
冻土层,亦作冻原或苔原,语出萨米语tūndra(tundar的属格),意思是无树的平原。在自然地理学指的是因为气温低、成长季节短,而没办法长出树木的环境;在地质学是指零摄氏度以下,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。一般可分为短时冻土(数小时、数日以至半月)、季节冻土(半月至数月)与多年冻土(数年至数万年以上)。地球上多年冻土、季节冻土和短时冻土区的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50%,其中,多年冻土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5%。
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锐的土体介质,含有丰富的地下冰。因此,冻土具备流变性,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点。正因为这类特点,在冻土区修筑工程构筑物就需要面临两大危险:冻胀和融沉。中国的青藏铁路就有一段路段需要通过冻土层。工程师需要通过多种办法去使冻土层的温度稳定,以防止由于冻土层的转变而使铁路的路基不平,预防意料之外的发生。
总结:前苏联和加拿大近一半的领土都是冻土层,阿拉斯加有85%的土地都是冻土层,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峰顶也发现有多年冻土层。